樓市恢復熾熱,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立法會稱,關注一份合約連購多伙是否已成趨勢,並稱已掌握一些市場數據,強調樓市失衡,社會已屆取捨的臨界點。
指低息帶動 需求續增推升樓市
張炳良在立法會財委會就房屋範疇接受議員提問時指出,過去推出的多輪需求管理措施雖然有效,樓市在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曾有所回落約10%,惟全港超低息及信貸寬鬆的環境,以致需求持續增加並推高樓市,形容靠政府去抗衡市場力量並不容易,單靠需求管理措施不能根治樓市問題,根本出路在於持續增大供應,特別是公營房屋的供應。
對於近期樓市熾熱情況,張炳良認為,只會令基層市民難以及早「上樓」公屋、一些中低收入家庭及年輕一代置業愈加困難,失落情緒及怨氣都會加劇,社會已到達須作出重大取捨的臨界點。
倘供應充裕 可研推首置計劃
近期有投資者以一份合約連購多伙,以迴避新稅率,張炳良稱,正在了解情況,究竟只屬極端個案,抑或已成為普遍趨勢,亦會密切監察整體樓市的發展。
同時,中產上車困難,有議員提出政府要考慮重設首次置業貸款計劃,協助中產支付首期買樓,惟張炳良表示,過去在長遠房屋策略時曾考慮,但認為若恢復首置計劃,在市場供應緊絀時,協助未能負擔得起私樓的市民入市,或導致樓市上升,對受影響市民有得有失,認為若市場供應充裕,可以思考推出首置計劃。
至於會否推出夾屋計劃,協助中產上車方面,張炳良稱,目前最大問題在於土地供應不夠,因此當局希望從「基本盤」入手,亦即是公屋、居屋推出。他又解釋,居屋定價是根據特定方程式,因應市民收入去調整,並非盲目追隨市價,目前已經調升至5萬多元,覆蓋社會上中等收入人士。
港人愈來愈注重提升生活質素,其中一種方法是飼養寵物,因而助長寵物店及相關行業的發展,更讓此行業不斷衍生出新的營運模式,對大面積舖位需求上升,有助舖租平穩向好。
業界人士指出,隨着港人投資在寵物身上資金愈來愈多,寵物店提供的服務變得多元化,對大面積舖位需求漸增,例如佐敦官涌街7號地下至2樓,地舖面積約2,095平方呎,一樓面積約1,797平方呎,二樓約896平方呎,而平台面積則約2,128平方呎,總面積達6,916平方呎,近日獲寵物酒店以23萬元承租,呎租約33元。
佐敦官涌街6916呎舖 月租23萬
美聯旺舖營業董事高建業指出,近年港人對寵物的寵愛程度有增無減,部分名種貓犬的身價更不斷升,不少主人更樂意花錢讓寵物打扮,造成有關的產品,如寵物衫、頭飾等熱賣,而一些寵物spa、剪毛美容的服務亦大受歡迎,為相關行業帶來理想商機,並使這些商戶的承租能力增強。
另外,旺角自由道6至8號新麟閣地下D號舖近月亦以5.5萬元,獲擁多間分店的寵物店Pet Line租用,物業面積約800平方呎,原由外賣薄餅店以5.07萬元租用,即新租金升約8%。
至於續租個案方面,由寵物美容屋租用的柴灣小西灣道9號富欣花園地下75號舖,面積約450平方呎,近月以3.74萬元續租,最新呎租為約83元,較舊租金3.4萬元升一成;另一寵物美容中心租用的土瓜灣北帝街53號舖,面積800平方呎,近日亦以原價7.5萬元續租,即新近呎租約94元。
現時按揭措施下,細價單位較易上車,美聯指,實用面積少於400平方呎細單位,平均呎價3年來升近27%,升幅領先中、大型單位。
400呎內易上車價搶高
美聯選取50個大型屋苑,實用面積少於400平方呎的細單位,在今年10月份平均呎價為13,778元,與3年前同期的10,866元,升幅錄得27%。
實用面積401至800平方呎中型戶,平均呎價由2014年10月份的10,243元至上月升至12,512元,3年升22.2%。至於面積逾800平方呎的大單位,3年間平均呎價由11,460元增至13,834元,增幅20.7%。
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,3年前(2014年10月)按揭成數上限仍未全面收緊至6成,而近年收緊按揭措施後,細銀碼單位較易上車,造就細面積單位價格被搶高,升幅亦最為明顯。
施政報告後,樓市持續上升,新盤交投活躍,樓花按揭宗數亦穩步向上。中原地產數據顯示,上月樓花按揭登記950宗,數字創下今年按月第三高。
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,上月登記樓花按揭950宗,主要有大型項目登記所致,例如南昌站匯璽2A期,由於陸續有大型住宅登記,如荃灣海之戀及將軍澳晉海,預計未來半年,樓花按揭登記數字高企,直接推高全年的登記數宗,料全年樓花按揭可超過1萬宗,明年料更可達1.2萬宗。
上月私樓現樓登記按揭4,912宗,扣除入伙承辦按揭及一手現樓新盤,如西營盤瑧璈及九龍塘賢文禮士等,估計二手私人住宅現樓按揭4,600宗,按月減少700宗,下跌13%。數字連跌兩個月,反映今年5月中旬,金管局第八次收緊樓按,二手樓市轉靜,推低按揭需求。
上月登記居屋、夾屋、租置計劃按揭合約829宗,較9月789宗升5%,數字連續兩個月恢復正常水平。上月登記樓宇按揭(不包括樓花)共有6,402宗。匯豐承造的按揭有1,431宗,佔22.4%;中銀1,229宗,佔19.2%。
有通訊社評估,本地發展商為買家提供的高成數按揭按年急增,其中升幅最勁者,貸款規模更在半年上升兩倍。評估結果除了再印證「一手樓憑高成數按揭主導市場」外,其實尚有更深刻的啟示:那些本身以高槓桿參與本地樓市的外來發展商,要左右香港樓市,其實困難重重。
發展商當然不會公開自己借出多少一按、二按的詳細數據;有關分析是根據上市發展商年報中「長期應收賬」而推算出來。其中4家上市發展商的長期應收賬共118億元;最高的一家,數字是49.8億元。該發展商曾表示,為新盤買家提供融資風險不大,一來有關貸款佔集團資產淨值1%,其次大部分借款人會在兩年內還款。
不過,新盤按揭佔資產值低是一回事,但與賣樓所得比較又如何?參考同一發展商,2015至2016年售樓共740億元,其長期應收賬為兩年賣樓收入的6.7%。要留意的是,過去幾年樓價上升,令借入發展商按揭的賣家在優惠期後可順利轉按,「大部分買家兩年內還款」才成立。如果樓價持平,又或下調,新盤買家轉按至銀行的難度大增,發展商資金回籠的時間更長。
香港老牌發展商家大業大,賣100億元樓,當中7億元是兩年回籠,抑或5年回籠,影響不算太大。但對過江龍來說,卻是另一回事。
近兩年樓市暢旺,內地發展商來港高價投地更是為樓市添柴加火;小市民亦擔心地皮愈賣愈貴,未來樓價將更難負擔。背後的假設,是內地發展商會持續以高價競投本港地皮。個別內地發展商有興趣參與香港地產市場不假,有意願、有能力投地的競爭者加入,利好賣地成績也是合理評估,但不表示天價成交會持續出現。
利息成本重 過江龍難敵本地幫?
例如有內地發展商購入地皮後曾表示,買地起樓未必要出售,可能會用作員工宿舍。究竟此舉是否戲言、有否違反賣地條款有待考證。未知是否言論影響,市傳有關發展商向本地銀行融資時多次碰壁,結果要由其他渠道解決(正常情況下利息成本會增加)。到未來賣樓,如無意外又要仿傚本地習慣提供按揭,否則難和本地發展商競爭。左計右計,要參與本地樓市,過江龍的成本均極重。如果說現時本地樓市有如開局行了一百圈的「大富翁」遊戲,新加入的玩家(年輕準買家)根本再無平價資產可供購買。其實,外來發展商面對的情況也類似,分別只是他們可動用參與遊戲的資金比一般小市民多。
此處引申第二個問題,那些內地發展商,在內地版大富翁賺來的資金是否可轉移至香港的遊戲?據聞內地發展商敢於以高槓桿玩大富翁,手上資金都是在內地銀行借來的。如果同一套玩法欠缺香港銀行配合,而政策又不容許他們借大陸銀行的錢在香港買地、提供按揭;那麼過江龍要掀風起浪的難度其實極高。
綜合而言,一手市場多了玩家,地皮成交價難以下調是一回事。但另一方面,新玩家也不是資金無限,無論是買地融資、未來提供按揭,都會受種種影響,不宜高估他們癲價投地的持久力。
忠告:借錢梗要還,咪俾錢中介
投訴熱線 : 2916 8322